南京林业大学早在50年代就开始在农林业信息采集与处理、森林图像遥感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拥有与农业信息技术领域相关的博士点3个,硕士点6个。在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这些博、硕士点注重与农林业生产、管理、科研、教育、市场的实践相结合,承担了大量与农业信息技术有关的科研课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教育部批准,从2007年开始招收农业信息化领域农业硕士研究生。
一 、招生专业
农业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095112)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农业信息化领域)是与农林业相关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从事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管理、新农村建设、农业技术推广、林业技术推广、林区发展、涉农企业管理、涉林企业管理、农民增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农林业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机构)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培养方向:1、 电子政务管理 2、电子商务管理
二、报考条件
报考农业信息化领域农业硕士的考生应具备以下条件:
1、从事农业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等信息化领域的相关工作;
2、2015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国民教育学士学位)者;
3、工作业绩突出。
三、报名程序与方法
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规定,2014年专业学位报名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考生必须全部完成以下步骤方为完成报名:
1、报考资格自审:所有报考者须满足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必须认真阅读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报考资格。如不满足相关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即使报名参加了考试,我校也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2、网上报名:符合规定的报考条件的考生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http://www.chinadegrees.cn)上的“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统一网上报名系统”,按要求填写、提交考试报名信息并上传本人电子照片(采用护照证件照片标准,该电子照片将在《报名登记表》、《资格审查表》、准考证、成绩单上使用)。网上报名时间一般在7月上旬,具体以国务院学位办通知为准。
请考生在进行网上报名时,在“备注—”栏内填写专业综合考试科目代码,详见《考试目录》。
3、现场报名:成功完成网上报名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持身份证件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校验身份证件,缴纳考试报名费,考生本人须在报名系统打印生成的《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上签字确认。现场报名点将使用经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核准的系列智能接口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器,对考生所持第二代身份证进行鉴别,联机阅读与核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芯片内个人信息资料,进行“人证同一性”认定,采集其电子照片,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
4.准考证下载: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
5.资格审查:在GCT考试成绩发布后,我校将公布GCT合格分数线,确定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名单。取得我校复试资格的考生要登陆学位网下载本人《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本人签名后将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照片上加盖公章。考生在来校参加第二阶段考试时,须将《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资格审查表》、身份证件、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原件交我校进行资格审查,未通过审查者不得参加考试。
凡未按要求如实提交资格审查资料或不符合报考条件者,我校不给予参加复试的资格,相应责任由考生自负。
四、考试科目及考试时间
1、报名者须在规定时间(一般为10月下旬)统一参加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raduate Candidate Test,即“GCT”):具体时间以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为准。“GCT”考试为全国统一组织,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语运用能力测试(语种为英语、俄语、德语和日语)。“GCT”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GCT”命题依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2005年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2、专业考试和面试:专业考试和面试的具体科目和时间以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为准。
五、招生录取与学习年限
1、招生录取: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的招生精神,我校本着择优录取原则,自行确定招生人数,自行确定录取分数线。如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学校将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2、学习年限:从入学到获得学位一般为3年时间。实行学分制,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提前或延长学习时间,但不超过5年,其中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一般不少于6个月。
六、培养模式和学位授予
1、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采用“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在读期间一切关系留在原单位,工资、福利、医疗等均由原单位负责。采用集中面授与在岗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配备双导师指导论文工作,并组织导师组进行集体指导。学生入学后按照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要求,以在职不脱产方式学习研究生所有课程,由我校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和相关业务部门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相应技术职务的人员联合指导,结合生源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共同培养应用型、符合型专业人才。
2、论文要求:农业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直接来源于农村与农业综合、开发与管理的实践,农业推广理论、方法与技能的实际应用,农村与农业发展问题的专题调研。论文选题应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位授予:理论课程学习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可按有关规定授予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办统一印制。
七、学费标准
学费每人每年7000.00元,学制为三年。被录取学员应在接到我校录取通知后缴两年学费,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缴第三年学费。校外合作培养点收费以协议为准。
八、补充说明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农业信息化领域)招生具体情况,以国务院学位办及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关于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有关文件规定为准。
九、联系方式
联系地点:南京林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学主楼0251)
联 系 人:罗老师 (025)85427212 13921431922
luoxs@njfu.edu.cn
南京林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2015年3月